《下一步,AI。NEXT,愛》 AI音樂的應用 (楊奕軒、王重陽)

2020年,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,發表台灣第一張全AI生成的音樂專輯—武漢肺炎,將病毒的基因圖像化為音符,為疫情肆虐的年份留下紀錄。整張專輯的製作過程完全沒有人為介入,全部由AI自動生成。

要讓AI學會作曲,首先,它要會區分不同樂器的音色。楊奕軒博士運用「深度學習」技術,讓AI從大量音檔中找出潛在的規則,開發出傳統技術難以做到的功能—「聲源分離」。

 

台灣AI實驗室 雅婷音樂產品研發 楊奕軒博士:

以前的技術試著從頻譜上面去找一些規則但效果往往非常地有限,但是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,AI透過大量的資料以及適當的網路架構的情況底下,它可以發現說,人聲具有哪些特性,譬如說鋼琴具有哪些特性,它從裡面去抽絲剝繭。

 

「聲源分離」在聲學上很難做到,原因在於我們聽到的音樂都已經過混音。早期的技術只能盡可能地去除人聲,而現在的AI,已經能自動區分人聲和各種樂器。

 

台灣AI實驗室 雅婷音樂產品經理 王重陽:

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是貝斯、鼓跟VOCAL以及所有的其他,所以我們的第四個軌道就會是所有的其他。現在抓一首歌到拆完,需要一首歌的大概0.20.3倍的時間,我覺得這真正最大的差別是在,它不像人就是只要要抓一首歌兩首歌就有很大的,心力上的耗損,機器做這件事情最好的地方在,它快而且它可以一直做,可以一直做這麼快。